在吳式太極拳的身法學習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斜中寓正”這個要領,關于這四個字我們該如何理解,在太極拳的練習中原本強調中正,而今有斜這一說法,兩者是否有矛盾,帶著這些疑問下面小編給大家做相關的介紹。
關于“斜中寓正”這一說法,歷來一直有很多觀點,下面小編就從自身的經驗為大家分享幾點認識。
第一、“斜中寓正”的“斜”,不能理解為重心超出體外,遲滯不穩(wěn)的那種“斜”
練拳時更不能出現(xiàn)前俯后仰的姿勢。這里所說的“斜”,是要求在單腿負重,重心垂直的定勢時,非負重的另一條腿向斜后方或斜前方自然舒伸。
從外形上看從頭頂?shù)侥_跟是一條斜線,但是斜線內的主體是中正的,即兩腳正(前后兩腳尖基本朝前),兩肩、兩胯正,頭向上虛領,下頜微收,非負重腿能抬而不抬。所以叫“斜中寓正”。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斜中寓正”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斜中寓正”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以斜助正”——斜腿就像電線桿的拉纖或一根立柱的斜撐一樣,對負重腿起到助穩(wěn)和助靈作用。
第二、“斜中寓正”的“斜”還可以理解為有“傾向”之意
即凡是兩腿出現(xiàn)一正一斜時,思想上必須把意念完全放在中正的腿上,斜腿要為正腿服務。要向正腿傾斜。
第三、“斜中寓正”符合“對立統(tǒng)一”的哲理
從技擊的實踐看,我發(fā)力向前推擊對方時,意念必須放在背后而不能放在前面;反之對方從背后推我時,我一想前面,對方就推不動了;向左蹬腳時意念在右掌,向右蹬腳時則意念在左掌。
所以說,在吳式太極拳“斜中寓正”的學習中,我們也需要發(fā)揮好意念的作用。
只有這樣做重心才能穩(wěn)定,發(fā)腿才能有力。沒有這種意念的傾向,只求“中正安舒”,穩(wěn)定性和力量都不會獲得佳效果。
練拳或實戰(zhàn)中前進后退,左右變化時,要在保證單腿負重且“中正安舒”的前提下,意念上稍稍有點前、后、左、右的傾向,即向前邁步意念傾向后腿,向后撤步意念傾向前腿,向右移動意念在左,向左移動意念在右,向上而寄寓下意,向下寄寓上意。
所以“斜中寓正”可以全面解釋為“正中有斜,斜中寓正,正斜相依,陰陽互助”。“斜中寓正”正好充分表現(xiàn)出太極拳的哲理性。
“斜中寓正”的提法,對加強太極拳體用過程中肢體的穩(wěn)定性、靈活性,對加快前進速度,加大向前的沖擊力和向后的吸化力,是科學有益的。
吳式太極拳對松的認識
松,是意識活動
意識上自己猶如閑云野鶴一般,并不著意要干什么,大腦先放松下來,然后逐一檢查身體的各個部位,將肢體、內臟都放松和舒展開來。松,需要用意念去引導,每一個細微部位都松到;需要意念去追尋,去有目的地關照。反過來,細細感受、品味各部位的松,本身又是訓練意識的有效手段。
松,是為了求得身體重心下降
全身肌肉、經絡、筋骨的舒展放長,身體各部位處于佳結構而對拉拔長、相對穩(wěn)定,由舒展放開而得到輕靈變化的彈性力。
“松”非散懈,亦非軟飄,這一點是很難把握的。只有松透了,才能求得全身意、氣、力的均勻一致,獲得周身一家的整體力,使得馳——張——弛的瞬間變化成為可能,同時肌肉的弛張差越大,則爆發(fā)力越好。
真的放松到意、氣、力都沉人腳底,且人地很深時,會覺得有一種東西從腳底向上升騰起來,漸漸充盈全身,將人向上拔起。有了向上領起的感覺,便會加深全身向下松沉的體驗。
這時才能真正領會“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拳意,而頂頭懸也會于自然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