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斂氣入骨
閻志高先師傳下的太極內(nèi)功修煉順序是:“以力生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氣,以氣歸神,此中不止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險矣。學者可于力上求,勿輕向氣上覓,一入歧路,戕生堪虞。”
自古很多內(nèi)家拳的修煉者的壽命尚不及練習外家拳的有成就人士,多是被“使意弄氣”所害。我很贊成王沐先生的小周天是精通的觀點,待“天一真水”通脊,才算是有了點真功夫。
斂氣入骨不過是傳統(tǒng)的說法,是否真有“氣”能人骨則無法驗證,姑且以此名相論之。李亦畬先師特別重視“氣入骨”在《廉讓堂拳譜》中“字真訣”口氣斂。
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人脊骨,五口神聚”重申“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拳譜中還有多處明示“欲要精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
家?guī)煶4合壬鴤魑覍P?ldquo;斂氣入骨”功夫,很簡單,其實武式太極拳的“一身備五弓”的身法,練出功夫了,即可將“神氣收斂入骨”,關鍵是處理好脊骨與頭骨相連的百會、夾脊、命門和尾閭四個部位之間的關系。
有人提出了太極丹道,以為要在小腹練出一個氣球,既能化人又能打人。其實這是走進了一個大大的誤區(qū)。武禹襄說“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并非讓你在丹田存氣。
武先師又云:“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祿堂先生在《論拳術內(nèi)家外家之別》一文中自述:“初亦蒙世俗之見,每日積氣于丹田中,小腹堅硬如石,鼓動腹內(nèi)之氣,能仆人于尋丈外,自謂積氣下沉,庶幾得拳中之內(nèi)勁矣。”后來,孫祿堂赴山西拜會宋世榮前輩。宋先生日:“否汝雖氣通小腹,若不化堅,終必為累,非上乘也。”
看來,先賢早有明察,非我一孔之見也。以丹田為一身之主宰,稍一用意,再配合呼吸,極易在小腹形成混元氣團,修煉者不可執(zhí)著于此,此有形之物,非先天氣,但可經(jīng)運化蒸餾出先天真水,這需行功至物我兩忘、拳我不分、恍兮惚兮的狀態(tài)下。
才能生成先天無形之物,然后“斂氣入骨”行。吳圖南先生提出的太極拳是從后天返先天的竅要即在于此。
三、內(nèi)丹與外丹
王善德先生故去有年矣。記得十多年前,那時善德先生的身體和精神都非常之好,每至周六和周日,經(jīng)常從北陵步行到小河沿去看一看。
在春光明媚的季節(jié),園子里那些八十多年樹齡的丁香開得很燦爛,這時善德先生的心情就會格外好,于是大家中午會出去喝點酒。善德先生從20世紀50年代就有心收集關于武術界的資料,知道很多事。
一次,我問到太極拳有內(nèi)丹,是否還有外丹之說,善德先生給我講了一件事:閻志高先師年輕時拜訪過李瑞東老前輩,請教了內(nèi)家功夫三盤的練法后,李老先生又告訴閻師爺,太極拳僅練內(nèi)丹健身自衛(wèi)足矣,要想神乎其技,必須還要修煉外丹。
內(nèi)丹與外丹結合才能練出太極凌空勁道。閻先生后來得高人傳授太極樁法,練出了陰勁。閻志高在河北設擂期間,曾與李香遠和董英杰等同門切磋交流。
幾十年后,董英杰的弟子樂幻智提出了太極拳修煉者要練成“電人”理論,這就必須要借助外丹之力。汪永泉先生傳授的楊式老架練法中,就有修煉太極外丹的架構,汪先生的傳人提出了要練出“勁”和“意手”。
本門的太極樁法要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觀照雙手之間,先有外景出現(xiàn),日久丹成,要將外丹收入體內(nèi),身體自會有轉形換質(zhì)的效果。行功走架時,雙掌多做抱球狀,功夫深了自會有體會。到雙手骨頭疼了,就有那么點意思了。
太極拳離不開丹田,但不可求氣,一有意念就是后天了。內(nèi)功的初級階段自會練出混元氣,但要化掉,否則很難“斂氣入骨”。內(nèi)家拳的“斂氣入骨”很重要。
我的一位沒磕頭的師傅在丹田處有明顯的混元氣團,太極拳的推手功夫很深,小腹不懼重擊,可惜沒到七十歲,膝關節(jié)竟長了骨刺。家?guī)煶4合壬赀^八十,尚能每日爬上天柱山去修煉,其中的道理不言白明。
每篇文章都不能將話說盡。本文就沒講“斂氣入骨”的功效如何,也沒有談外丹與內(nèi)丹的關系和修煉的順序及火候。有的練家還想知道陰勁和“電人”的修煉法門,可惜我也沒練到那個層次,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