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價值
功效:健脾止瀉,利水消腫。
《食療本草》:“和鯉魚煮爛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食性本草》:“赤小豆堅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產(chǎn)書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本草綱目》:“通乳汁,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
忌食: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陶弘景云:“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久食瘦人。”《本草新編》:“赤小豆,可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癥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zhuǎn)利轉(zhuǎn)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況赤小豆專 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濕。蓋下身之濕真濕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濕,虛濕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本草綱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隨息居飲食譜》:“赤小豆,蛇咬者百日內(nèi)忌之。”
按語:赤小豆的營養(yǎng)成分不如大豆,除含蛋白質(zhì)、脂肪外,并含有維生素A、B、C和植物皂素以及鋁、銅等微量元素。另據(jù)元代賈銘《飲食須知》中介紹,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飲不醉。
*警告* 赤小豆與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均有“紅豆”之別名。 相思子產(chǎn)于廣東,外形特征是半粒紅半粒黑,過去曾有誤把相思子當(dāng)做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萬不可混淆。
別名:紅豆、野赤豆。
來源:為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種子。
采制:秋季莢果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干,打下種子。
性狀:種子矩圓形,兩端較平截,長5~7mm,直徑4~6mm。表面暗紅色,有光澤,側(cè)面有白色線性種臍,長約4mm,不突起。子葉兩片肥厚,乳白色。
化學(xué)成分: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煙酸、糖類,維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利水消種,解毒排膿。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fēng)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附注:同屬植物赤小豆P. calcaratus Roxb.的種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赤小豆
(《本經(jīng)》)
【異名】亦豆(《日華子本草》),紅豆(《綱目》),紅小豆(《本草原始》),小紅綠豆、虱拇豆(《陸川本草》),朱赤豆(《中藥材手冊》),金紅小豆、朱小豆(《藥材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