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接頭頂位置高球的時候,每次都是回高球,正手位置接低手球的時候,總是放直線等等。
一方面,可能是自身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變化,另一方面,則是自身技術水平未能達到多球路的變化。 當自己的回球具有局限性,規(guī)律性的時候,很容易被對手捕捉。
例如對手逼得自己使用正手低手接球得時候,而自己放直線網(wǎng)前的已經(jīng)被對手看清,不去變化,就等于送死,即使自己回網(wǎng)前的球有一定的質量,但是對手早早等在網(wǎng)前,只會讓自己更加被動。
再如,頭頂位置,每次都使用頭頂擊高球,假如對手連續(xù)的用平高壓迫自己的頭頂,自己而不去變化,都是回高球,自己的身體重心會自然而然的偏向頭頂?shù)奈恢?,正手區(qū)將會出現(xiàn)空擋,被對手輕易進攻。
所以,需要自己在技術的運用中變化,而前提是自身熟練掌握各項技術。
三、盲目追求高質量
對球的質量要求,本身無可厚非,但是,盲目的追求一拍過去,就讓對手毫無還手之力,盲目的要求自己的球都是壓線,擦網(wǎng),那些都是不可能的。
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術,而回球的質量高,需要自己嫻熟的技術,提高球的質量,其實也是提高自己技術的程度,但是追求不是盲目的。
因為球的飛行,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當需要提高自己對球落點控制的時候,需要考慮周邊的環(huán)境,以及自身通過長期鍛煉的手感,自身對球的控制的感覺。
想著打出一個高質量的球,使得對手馬上出現(xiàn)機會球給你,或者直接送分,這樣的想法只會讓自己在多拍的相持中心理具有更大的壓力。
特別是自己的失誤增多,或者手感不良的時候,需要的不是提高球的質量,而是先將球打進場區(qū)。
打出更高質量的球,而不要想著這球就一定將對手打死。失誤增多的時候,把對球質量的要求降低。
四、盲目學習起跳殺球
只要喜歡看比賽的人都知道,男單比賽中,雙腳高高跳起的殺球真的是很帥,而且威力極大。但是,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去學會這個技術呢?
個人覺得,雙腳起跳殺球不適合業(yè)余愛好者,去練習雙腳起跳殺球的時間,不如去練劈吊點殺。
需要自己去承認的是,業(yè)余愛好者和專業(yè)球員在身體素質,技術掌握程度上的差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小。
各位可能沒有見過業(yè)余球員在打球時候,因為自身身體素質,或者技術的一些小小的偏差,導致的高難度動作中受傷的情況。比如在起跳擊球落地的時候,拉斷了左腳踝關節(jié)韌帶。選手的一個小小的技術細節(jié)沒有留意,而導致悲劇的發(fā)生,而且本身的身體素質不能承受這個動作。
起跳殺球本身是高難度的技術動作,需要很好的協(xié)調能力和力量,業(yè)余球員自己去練習,很多時候,根本發(fā)揮不了雙腳起跳殺球的威力,而且增加自己受傷的危險。
欣賞是一回事,但是自己需要不需要又是一回事,業(yè)余球員,好還是大程度的避免受傷。其實真的需要起跳去殺球的話,單腳起跳已經(jīng)足夠了。
五、迷信器材
現(xiàn)在的器材五花八門,你的技術發(fā)揮真的需要一只昂貴的球拍嗎?一只所謂的進攻型球拍真的能讓你的進攻提高一個層次嗎?握神刀,就能成為刀神了嗎?
不是,當然不是。器材可以輔助技術的發(fā)揮,但是想著好的器材就能有好的技術,那是不可能的。傳說中的偷懶拍,也不能讓你偷懶多少,關鍵,還是看自己的技術發(fā)揮。
結語: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大眾化的體育項目,休閑時約上朋友家人鍛煉半小時,既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又能達到健身的效果。本文是向大家介紹了一些羽毛球雙打的技術以及提高羽毛球技術時的運動誤區(qū),希望對羽毛球愛好者們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