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其內容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又融合了中國的周易學說、中醫(yī)學說、道家學說、兵家學說等,被現代人稱為“哲學拳”或“文化拳”、“文人拳”。
楊式太極拳是由河北永年廣府武禹襄祖師(名河清,字禹襄,號廉泉)與其二外甥李經綸(字亦畬)、李承綸(字啟軒)于清朝咸豐年問共同研創(chuàng)的。
武李兩家為永年廣府城內旺族。富豪家庭,武禹襄不好功名,自幼在家習文練武隨父武烈習練長拳、洪拳。后因公赴豫,從藝于趙堡鎮(zhèn)陳青萍,后得《王宗岳楊式太極拳論》與《楊式太極拳概要圖》等。
歸里后與二外甥李經綸、李承綸一起研究數載終于創(chuàng)出風格不同于別家楊式太極拳的楊式太極拳。
武氏家傳楊式太極拳因是文人所創(chuàng)、文人所傳、文人所練,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涵里,都深深打上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烙印,它把中國儒、佛、道家文化巧妙地融合了起來,創(chuàng)出了文人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小巧緊湊、中正安舒,起承開合、進退自如,重氣勢不重形式、重身法不重招法、重內不重外,被形象地稱為“干枝老梅、中庸捋順”之拳架?,F淺談特點如下:
一、 拳架小七緊湊
楊式太極拳屬太極拳系中的中小架勢,又稱中捋架。由于楊式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出自于書香門第,平時穿長袍大褂,不邁大步,不下大勢,特別注重內在修養(yǎng),所以在練功時架子較高,拳勢緊湊舒緩。
到趙堡得有《王宗岳太極拳論》等歸里后,另創(chuàng)有二路太極炮捶和三路太極小架,于對敵應用,蹦跳躥躍,貼身近打,發(fā)力快如閃電、用勁動如雷霆,步伐變化快速、身法有剛有柔。
此拳法充分發(fā)揮了楊式太極拳的文武兼?zhèn)渲攸c,但由于古時思想觀念和社會時代背景等種種原因,此套拳法只在永年廣府西街武(李)氏家族門內傳承。
現在為了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筆者于武術雜志上刊出了部分內容。2004年出版《楊式太極拳秘笈》一書著有二路炮捶。
另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武術協(xié)會錄制的《中華武藏》系列大型電視教學片,其內容包括:基礎內樁功、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隴西氏太極刀、隴西氏太極劍、刀劍對練、一路十三桿、二路十三桿、一路二路對練桿、四桿對練、四刀對練、擯桿、通桿、摔桿、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單推手、雙推手等十八種套路20張光碟(中英文版)已公布于世,以期武李氏楊式太極拳系列套路能發(fā)揚廣大。
二、重內不重外
楊式太極拳尤其是永年廣武(李)氏家傳楊式太極拳,要求虛實開合都在體內中求,外形的招式不要過于表現。
棚捋擠按四法融于筋骨之內,用意領氣,意到氣到、氣到身到、身到勁到要求在行功走架中必須“腹內松靜氣騰然、周身輕靈頂頭懸”,氣勢宏大,逐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衰,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所以老前輩經常說練拳先練心,這也就是“意氣君來骨肉臣”之用意。練習楊式太極拳還要求骨肉分離,節(jié)節(jié)貫穿,舍去后天肌肉之拙力、開發(fā)先天骨肉之靈勁等等,這些說明了楊式太極拳更重視內涵修養(yǎng)。
三、步法靈活多變
步法在練習拳架中占有更大的比重。楊式太極拳的步法靈活多變,實用性較強。
在步法上,除了包括普及楊式太極拳中常用的弓步、馬步、丁步、虛步、撲步五種步型和退、進、橫跨三種步法處尚有叉步、后虛步、下勢步、橫襠步、三七步等步型和扣步、擺步、碾步、踐步、跨步、引進落空步等步法,以及蹬腳、起腳、踢腳、十字擺蓮腳、二起腳等腳法。
上述種種步法皆以丁八步為主,也可稱“不丁不八步”,兩腳前后沿線為60 度左右,每一動作所邁出步都是以腳跟先著地,腳尖翹起,以后腳跟蹬地推動身體重心前移,隨后前腳掌慢慢踏平,進步必跟,退步必隨,進步退步都要以虛腿的腳尖點地。虛實變化在腳跟,每一轉以實腿腳跟為軸虛實變化,兩腳間的距離在進步與退步定勢之后,應保持有一腳的距離,步法必須虛實分明。
后腳定勢后是推動身體發(fā)力的主根,不可隨意挪動,更不可離地,前腳是調節(jié)人體運動的方向和角度。身體調正兩腳在定步后不可在一條直線上。始終保持自身重心平穩(wěn)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