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全民都喜歡的養(yǎng)生運動,不僅僅是老年人喜歡打太極拳,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藍領(lǐng)也加入到了打太極拳的行列。楊式太極拳作為太極拳中較為受歡迎的一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打楊式太極拳的基本動作!
摟膝拗步
在楊式太極拳的拳法中,有很多的摟膝拗步,就讓我們分別學習一下吧!
第一個摟膝拗步前有一個“采、劈”的過度勁路。“采”與“拉”不同。采勁必須將意念粘住假象對手的手,并將意念貫穿到對手的肩部,直達對手中線。這樣才能斷其根勁。
摟膝拗步不是“進步推掌”。動作要求可以用兩句成語來函括: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練習這個動作的精髓就是向前跨一步,成弓步狀,但是重心不可以偏移,必須時刻注意。
前腳的膝蓋必須有“粘黏連隨”的意思,與前手的“摟膝”相合。
楊式太極拳中,腳上的“粘黏連隨”是“插、套、捆、跪”。在摟膝中,前腳就是一種“套”。勁路是通過腳上的“套”與手上的摟膝才將對手發(fā)放出去的,而不是用后手的掌打人的。
如臨深淵的意思為,在“套”與摟膝的同時,后手出掌時必須將胸腹往背后貼,將氣血沉入地下,猶如在懸崖上打拳一般。
手揮琵琶
有很多認為手揮琵琶只是和提手上勢是一個相反的動作。
其實不然。琵琶在古代也可用作兵器。動作名稱的由來大凡淵源于此。提手上勢著重于由下而上的勁路,手揮琵琶則著重由后而前的勁路。
楊式太極拳中,在手揮琵琶前尚有一個牽引和反接手的動作。牽引是為了將對手的沖拳作順勢引進,反接手為采、靠勁,在對手拳頭引進至胸前時,采靠將對手發(fā)放出去。
手揮琵琶時,左手扶著琵琶,右手如輕彈琵琶的弦,通過含胸將勁路由背向左手指送去。
撇身捶
三十年代武術(shù)界有句俗語:“楊家的手法,孫家的內(nèi)功。”楊家的手法在捶法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楊家的“緊三捶”就包括撇身捶。在撇身捶中,首先是一個撅臂,左手與右肘的一個配合,加上開胯一沉,將對手發(fā)放出去。
進步搬攔捶
這個動作的要領(lǐng)與摟膝拗步有相同之處,都是依靠腳的“粘黏連隨”,一個“套”腳,才能搬、攔、捶。搬攔捶是三個不同的勁路,必須細細琢磨。
在武當楊式楊式太極拳中,有武當對劍的特點,就是在搬攔捶后有一個劍的點刺動作,叫載捶。目的是將勁路放長。
如封似必
這個動作的要求就象拳勢的名稱,看似開,事實上是合,即開即合。左手略微有些化的意思,靠中軸的一個變化,加上意念上的一個顧盼,將對手發(fā)放出去。
左手在化的同時,要注意左手方向的定位。拳與舞一樣,是一種身體語言,必須講究“定位術(shù)”。有了定位術(shù),才能方向明確。就象“洋龍”,才能將出水口變得小,水流才能急。
十字手
當年楊澄甫老師將楊式中架改為打架,有人以為是為了適應(yīng)文人和老年人學拳,其實不然。楊式大架的每一招每一式皆有武術(shù)內(nèi)涵。
有人問楊澄甫老師,十字手的武術(shù)含義,楊澄甫老師讓五個學生分別按住他的兩兩肩、兩肘和腕部,楊澄甫老師就用十字手將五人發(fā)放出去了。
十字手關(guān)鍵是“左含胸右拔背、右含胸左拔背”。老師說過,“含胸拔背”也有雙重,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左含胸右拔背、右含胸左拔背”的實質(zhì)就是葉大密老師在《柔克齋太極傳心錄》中所說的“胸口靠壁走八字”。
楊式太極拳的收勢與起勢一樣,是葉大密老師將印度婆羅門導引術(shù)引進拳術(shù)之中,主要是配合呼吸,導引氣血暢通。起勢是小呼吸,收勢是一個大呼吸。一開一合、一吸一呼,將拳勢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