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栓塞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嚴重損害我們的身體,會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那么你知道腦栓塞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嗎,腦栓塞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有什么辦法能預防腦栓塞的發(fā)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腦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種栓子(如心臟內的附壁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脂肪、腫瘤細胞、纖維軟骨或空氣等)隨血流進入腦動脈而阻塞血管,當側枝循環(huán)不能代償時,引起該動脈供血區(qū)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出現(xiàn)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腦栓塞常發(fā)生于頸內動脈系統(tǒng),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相對少見。腦栓塞約占缺血性腦卒中的15%-20%。
臨床表現(xiàn)
1、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患者發(fā)病前多有風濕性心臟病、心房顫動、或大動脈粥樣硬化等病史;
2、一般發(fā)病無明顯誘因,也很少有前驅癥狀,急性起病,癥狀常在數(shù)秒或數(shù)分鐘之內達高峰,多為完全性卒中,偶爾病情在數(shù)小時內逐漸進展,癥狀加重,可能是腦栓塞后有逆行性的血栓形成;
3、根據栓塞部位不同,臨床表現(xiàn)也不完全相同。
(1)大腦中動脈的栓塞
大腦中動脈的栓塞常見,主干閉塞時引起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優(yōu)勢半球主干栓塞可有失語、失寫、失讀。如梗死面積大時,病情嚴重者可引起顱內壓增高、昏迷、腦疝、甚至死亡;大腦中動脈深穿支或豆紋動脈栓塞可引起病灶對側偏癱,一般無感覺障礙或同向偏盲,優(yōu)勢半球受損,可有失語。大腦中動脈各皮質支栓塞可引起病灶對側偏癱,以面部和上肢為重,優(yōu)勢半球可引起運動型失語、感覺性失語、失讀、失寫、失用;非優(yōu)勢半球可引起對側偏身忽略癥等體象障礙。少數(shù)半球栓塞可出現(xiàn)局灶性癲癇。
(2)大腦前動脈栓塞
可產生病灶對側下肢的感覺和運動障礙,對側中樞性面癱、舌肌癱及上肢癱瘓,亦可發(fā)生情感淡漠、欣快等精神障礙及強握反射,可伴有尿潴留。
(3)大腦后動脈栓塞
可引起病灶對側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病灶對側半身感覺減退伴丘腦性疼痛,病灶對側肢體舞蹈樣徐動癥,各種眼肌麻痹等。
(4)基底動脈栓塞
常見癥狀為眩暈、眼球震顫、復視、交叉性癱瘓或交叉性感覺障礙,肢體共濟失調。若基底動脈主干栓塞可出現(xiàn)四肢癱瘓、眼肌麻痹、瞳孔縮小,常伴有面神經、外展神經、三叉神經、迷走神經及舌下神經的麻痹及小腦癥狀等,嚴重者可迅速昏迷、四肢癱瘓、中樞性高熱、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
(5)其他臟器栓塞的癥狀
由于栓子順血流流動,根據流動的部位不同,可以引起相應的器官的梗死,所以臨床上常有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如視網膜、皮膚、粘膜、脾臟、腎臟等栓塞的臨床表現(xiàn)。
病因及分類
心源性腦栓塞
是腦栓塞中常見的,約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腦部,引起腦栓塞的常見的心臟疾病有心房顫動、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臟手術、先天性心臟病(來自體循環(huán)靜脈系統(tǒng)的栓子,經先天性心臟病如房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等的異常通道,直接進入顱內動脈而引起腦栓塞,為反常栓塞)、心臟粘液瘤等。
非心源性腦栓塞
動脈來源包括主動脈弓和顱外動脈(頸動脈和椎動脈)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斑塊破裂及粥樣物從裂口逸入血流,能形成栓子導致栓塞;同時損傷的動脈壁易形成附壁血栓,當血栓脫落時也可致腦栓塞;其它少見的栓子有脂肪滴、空氣、腫瘤細胞、寄生蟲卵、羊水和異物等。
來源不明
少數(shù)病例利用現(xiàn)在檢查手段和方法查不到栓子的來源。
病理
腦栓塞可以發(fā)生在腦的任何部位,由于左側頸總動脈直接起源于主動脈弓,故發(fā)病部位以左側大腦中動脈的供血區(qū)較多,其主干是常見的發(fā)病部位。由于腦栓塞常突然阻塞動脈,易引起腦血管痙攣,加重腦組織的缺血程度。因起病迅速,無足夠的時間建立側枝循環(huán),所以栓塞與發(fā)生在同一動脈的血栓形成相比,病變范圍大,供血區(qū)周邊的腦組織常不能免受損害。
腦栓塞引起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可以是貧血性、出血性或混合性梗死,出血性更為常見,占30%-50%。腦栓塞發(fā)生后,栓子可以不再移動,牢固地阻塞管腔;或栓子分解碎裂,進入更小的血管,初栓塞動脈的血管壁已受損,血流恢復后易從破損的血管壁流出,形成出血性梗死。
在栓子的來源未消除時,腦栓塞可以反復發(fā)作。某些炎癥栓子可能引起腦膿腫、腦炎及局灶腦動脈炎等。有時在血管內可以發(fā)現(xiàn)栓子,如寄生蟲、脂肪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