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的前世今生
朱泥紫砂壺是泡功夫茶的首選,她以其嬌而不艷的特點,深得壺友的喜愛,朱泥的煉制使用由來已久,舊時的朱泥跟現(xiàn)代朱泥完全不一樣。
傳統(tǒng)朱泥制造
首先朱泥壺從泥質的結構分析,朱泥壺的土質與建筑工程所稱的紅磚的土質可以說是完全一樣,除了鉛、硅、鈣、石英為基本組成外,最大的特色是含鐵量極高,大約可達14%-18%,這也是就是為什么朱泥壺燒制成型后會成為紅色的成因。
陶土一般如果含鐵量4%左右,呈青灰色;7%左右,呈淡灰色;10%左右,呈土黃色;13%左右則成棕色或咖啡色。朱泥的蘊藏幾乎遍布各地,這也是紅磚成為最普遍的建材的原因。所以把紅磚土淘洗篩選至100--160目便可得到最基本的朱泥了。
制壺藝人在得到最基本的朱泥后,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石黃,調配煉制成做壺原料。石黃,在宜興當?shù)胤Q小紅泥,是從嫩泥中選出的。宜興嫩泥礦主要分布在川埠砂山西北、伏牛山、香山等地,礦床接近地表,非常適宜開采。石黃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朱泥的可塑性,使朱泥在加工拍制時延展性加強,泥片彎曲時不易斷裂。所以很多朱泥老壺十分精巧細薄,泥片厚度大都在1mm--1.5mm之間。
現(xiàn)今朱泥的概念
一、白色耐火粘土加高溫熔劑鉀長石等,再加鐵黃或鐵紅等高溫色劑,燒成結晶好呈色紅潤的"朱泥’",號稱大紅袍朱泥。
二、含鐵半瓷質陶土,丁山陶工使用最多的就是浙江長興的嫩紅泥,產(chǎn)品往往冠以趙莊朱泥。
三、丁山周邊產(chǎn)白泥或淺色嫩泥,添加含鐵的黃色氧化鐵黃粉,生坯為黃色,燒成呈朱紅色,冠以黃龍山原礦朱或小煤窯朱。
四、嫩青泥(淺白色)濾漿后添加黃色色素以及少量紅色素,燒成黃中略紅色,號稱金黃朱或黃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