焐灰的詳細解釋
為增添紫砂壺的可觀賞性以及紫砂壺的藝術(shù)美觀,關(guān)于紫砂的裝飾藝術(shù)也層出不窮,其最主要的工藝裝飾方法有像刻繪、彩繪、泥華、鋪砂等等,也有一些不常用的工藝方法如焐灰,雖然當下使用此種方法的工藝不多但這種工藝成就的紫砂壺卻是令人大為吃驚的,焐灰法大致可分為兩個目的,一是裝飾,二而是掩蓋缺點。
用作裝飾的焐灰就是第一次用低溫燒成,第二次入窯前在窯底撲上一些特殊的木炭或稻糠,或各種特殊植物如松枝等。將已燒好的紫砂壺,用稻谷的谷糠掩埋在匣缽裏封好,放在窯內(nèi)再燒一次,但溫度在1OOO度以下,燒成時升溫緩慢,谷糠被引燃但因缺乏足夠的氧,而不能充份燃燒,谷糠中的炭分子被吸入壺胎里形成黑色,此工藝被稱為『焐灰』。燒得好的焐灰,黑色猶如好的徽墨,色黑而不板,有一種溫潤之感。達到“人為窯變”的特征。掩蓋成品缺點上就是在出窯后看到顏色不均勻(明針不過關(guān)、未干透就入窯燒),利用二次處理將壺扔進窯里改變顏色以掩蓋缺點。
上面是對焐灰工藝的大致解釋,但焐灰的專業(yè)術(shù)語叫“還原氣氛燒制”。黑色加粗部分只是原作者的錯誤理解。還原氣氛的定義其實是在燒制過程中把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鐵還原成氧化亞鐵的過程。大家都知道三氧化二鐵是紅色的,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壺的顏色。而氧化亞鐵則呈黑色,灰黑色。所以焐灰并不是把谷糠灰中的碳分子吸入壺中而改變顏色,谷糠灰的作用也只在于稀薄氧氣濃度,加大二氧化碳的含量,以達到缺氧環(huán)境的目的,并沒有什么染色功能!所以就焐灰來說,只是壺內(nèi)部元素的正常物理反應(yīng),在顏色上和外在添加物沒任何關(guān)系。更不是什么碳分子吸入壺體染色。焐灰工藝是在原礦料的基礎(chǔ)上不添加任何化工氧化物而徹底改變了泥料的顏色,達到了不同的肌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