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黃的各家論述
1、論天竹黃清心涼肝、化痰定驚之功。
2、中梓:“竹黃之寒,專瀉少陰之火。火去而驚邪諸證靡不療矣。”
3、希雍:天竺黃,氣微寒而性亦稍緩,故為小兒家要藥。
入手少陰經,小兒驚風天吊諸風熱者,亦猶大人熱極生風之候也。此藥能除熱養(yǎng)心,豁痰利竅,心家熱清而驚自平,君主安而五臟咸得滋養(yǎng),故諸證悉除也。
明目,療金瘡者,總取甘寒涼血清熱之功耳。
4、竹黃與竹瀝性能異同。
5、時珍:“竹黃,氣味功用與竹瀝同,而無寒滑之害。”
6、謨:竹瀝性速,直通經絡而有寒滑之功,竹黃性緩,清空解熱而更有定驚安神之妙。
故前古治小兒驚風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瘧及傷風痰閉,發(fā)熱氣促,人抱龍丸,治嬰科驚痰要劑。如大人中風,失音不語,入風痰藥中,如屢見奏效。此錢月坡獨得之見也。”
7、廷琬:天竺黃,本草云清心豁痰,功同竹瀝,氣味稍緩,說亦近似。
第痰生于脾,竹之有黃,似入脾而豁痰為切,與竹瀝之走經絡而利痰熱微有不同,不止氣味稍緩也。
考證
本品始載于《蜀本草》,原名竹黃。
1、韓保升曰:“《圖經》云:竹節(jié)間黃白者,味甘,名竹黃。”
2、《日華子》謂:“此是南海邊竹內塵沙結成者耳。”
3、《開寶本草》云:“按《臨海志》云:生天竺國,今諸竹內往往得之。”
4、《綱目》指出:“按吳僧贊寧云:竹黃生南海鏞竹中。此竹極大,又名天竹。其內有黃,可以療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