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習(xí)性
合歡是陽性樹種,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小苗的耐嚴(yán)寒性,耐干旱性及貧瘠。
夏季樹皮不耐烈日,暴曬容易蛻皮生病。
合歡在砂質(zhì)土壤上生長較好,怕水澇和陰濕積水,栽植合歡的土地要排水順暢,一年四季都不能積水。
地理分布
合歡落葉喬木,生于山坡,亦有栽培,分布于東北、華東、中南及西南各地。
名典鑒別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合歡,味甘平。主安五臟,利心志,令人歡樂無憂……生山谷。”
2、梁《名醫(yī)別錄》:“生益州山谷。”
3、陶弘景曰:“俗間少識,當(dāng)以其非療病之功也。”
4、唐蘇恭曰:“此樹葉似皂莢及槐,極細(xì),五月花發(fā),紅白色,上有絲茸,秋實(shí)作莢,子極薄細(xì),所在山谷有之,今東西京第宅山池間亦有種者,名曰合昏。”
5、陳藏器曰:“其葉至暮即合,故云合昏。”
6、宋蘇頌曰:“今汴洛間皆有之,人家多植于庭除間,木似梧桐,枝甚柔弱。葉似皂角,極細(xì)而繁密,互相交接。每一風(fēng)來,輒自相解了,不相牽綴。采皮及葉用,不拘時月。”
7、寇宗奭曰:“合歡花,其色如今之醮暈線上半白,下半肉紅,散垂如絲,為花之異。其綠葉至夜則合也。”
8、明《本草蒙筌》:“合歡產(chǎn)雍洛,每植庭除。葉如槐葉甚繁密,木似梧桐但枝軟。其枝互相交合,風(fēng)來輒自解開,故因名曰合歡,俗又呼為交枝樹也。采皮及葉,不拘日時。”
9、清《本草求真》:“合歡皮。合歡因何命名,其服之臟腑安養(yǎng),令人歡欣怡悅,故以歡名。……植于庭除,干似梧桐,枝甚柔弱。葉似皂角,極細(xì)繁密,葉則夜合者是。”
鑒別要點(diǎn)
合歡皮主要特征有四
一是樹皮呈單卷狀或槽狀,灰褐色或灰綠色相間。
二是皮具縱棱及分枝疤痕,密具點(diǎn)狀或橫向皮孔。
三是內(nèi)面黃白色具縱紋,斷面纖維狀或?qū)悠瑺睢?/p>
四是氣微香,味微澀,嚼之有刺舌感。而山合歡皮,形狀似上種。僅皮層較厚,老樹皮栓皮厚,常縱向開裂,味淡不澀為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