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的各家論述
《本草通玄》: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積,故幼科用之宜。
若傷寒為重癥,仲景于宿滯不化者,但用大、小承氣,一百一十三方中并不用山楂,以其性緩不可為肩弘任大之品。
核有功力,不可去也。
《本草求真》:山楂,所謂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積,用此酸咸之味,以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氣破而泄化,謂之為健,止屬消導(dǎo)之健矣。
至于兒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瘡不起,力能以發(fā),猶見通瘀運(yùn)化之速。
有大小二種,小者入藥,去皮核,搗作餅子,日干用。出北地,大者良。
《綱目》:赤爪、棠梂、山楂,一物也。
古方罕用,故《唐本草》雖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
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為要藥。其類有二種,皆生山中:一種小者,山人呼為棠梂子、茅楂、猴楂,可入藥用。
樹高數(shù)尺,葉有五尖,椏間有刺。三月開五出小白花,實(shí)有赤、黃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頭,九月乃熟。
其核狀如牽牛子,黑色,甚堅(jiān),一種大者,山人呼為羊朹子。
樹高丈余,花葉皆同,但實(shí)稍大而黃綠,皮澀肉虛為異爾。初甚酸澀,經(jīng)霜乃可食,功應(yīng)相同而采藥者不收。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山楂,若以甘藥佐之,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郁氣而不傷正氣,其性尤和平也。
《唐本草》:汁服主利,洗頭及身上瘡癢。
《本草圖經(jīng)》:治痢疾及腰疼。
《履巉巖本草》:能消食。
《本草再新》:治脾虛濕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
《本草撮要》:凍瘡?fù)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