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中國一個傳統(tǒng)的重大節(jié)日,幾千年來人們都把過年當做件大事,過年之前都會作很多準備,要買很多東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鮮的、生的、熟的,我們把這些東西統(tǒng)稱為年貨。那么過年年貨有哪些呢?
古代年貨
古代交通不方便,物資比較缺乏。為了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歡樂,家家戶戶在節(jié)前10天左右準備年貨。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古時人們把辦年貨叫趕集,就是大家約定俗成地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進行的貿(mào)易活動的俗稱,年集是一年中規(guī)模大參與人數(shù)多的一次,一般在舊歷新年前臘月二十五。年貨的品種有香蠟、紙碼、鞭炮、年畫、紅紙、白糖、煙茶、糖果、佐料等。
北方年貨
北京的年貨如按大類,可分飲食、衣著、日月、迷信、玩耍、點綴六類。飲食中大路貨如豬、羊肉,雞鴨這是普通的;鹿肉、野雞、凍魚等則都是來自山海關(guān)之外的關(guān)東貨;而水磨年糕、糖年糕、冷筍、玉蘭片之類,則又是江南的東西。衣著各時代不同,但舊時除去“旗裝”而外,也講究南式。
南方年貨
年貨中日用品不少,來自南方的有紙張、竹器、瓷器等等;迷信用品是舊時年貨的大宗,如線香、錫箔、木版印的門神、灶王爺,供佛的花、蜜供等等,其中折“元寶”、“錠子”的錫箔則全來自南方。玩耍的東西就更多了,兒童的、大人的玩藝,都不分南北滿漢。
《春明采風(fēng)志》云:“琉璃、鐵絲、油彩、轉(zhuǎn)沙、碰絲、走馬,風(fēng)箏、鞬毛、口琴、紙牌、拈圓棋、升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一般人家都要買些爆竹:百響、麻雷子、二踢腳(即雙響)、起花、太平花等等,這又是介乎玩耍和迷信之間的東西;至于骰子、紙牌等,則是成人的玩具;點綴歲時的清供如水仙頭、佛手,則都是來自南方了。
必備年貨
春聯(lián):用紅紙以墨或金漆書寫,有避邪討吉祥的用意
壓歲錢:從前用紅絲線貫穿一百二十個古錢,表示吃[百二],現(xiàn)用紅包袋裝新鈔
甜粿:甜粿過年、發(fā)粿發(fā)1錢、菜包包金、菜頭粿吃點心
菜頭:好彩頭的意思 年貨
全家:全家福的意思
火爐:全家團圓吃年夜飯,桌下放火爐,表示團圓興旺
長年菜(芥菜):長壽的意思
春仔飯:白飯插(春仔花),表示年年有春(年年有存)(即剩下的意思)
甜食:用來[開正]招待客人,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