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得了風寒感冒了?不想吃西藥,怕有副作用,那相信大家都會選擇中藥吧,那么,什么樣的中藥具有這樣的作用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草藥,對于治療風寒癥,身體里面有非常多的寒氣,但是發(fā)布出去,又咳嗽又覺得氣不夠用的,水腫等這些癥狀都有非常好的療效,而且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草藥,它沒有毒副作用,它就是麻黃,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麻黃,那么,麻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現(xiàn)在,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麻黃功效
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生品發(fā)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fā)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于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麻黃作用
麻黃的作用是主要可以治療外感風寒,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是外感風寒,因為風寒癥的種類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分辨自己得風寒的種類,才可以對癥下藥。另外,對于身體里面的寒氣發(fā)布出去,而且鼻子堵塞,等癥狀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用了這味藥,可以讓我們的身體發(fā)汗,將體內(nèi)的寒氣散發(fā)出去。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nèi)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藥,本品發(fā)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shù)等同用,如越婢加術(shù)湯。
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yīng)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用法及注意事項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搗絨緩和發(fā)汗,小兒、年老體弱者宜用麻黃絨或灸用。
在食用麻黃進行疾病治療的時候,會很容易讓身體流汗,而且非常的多,但是許多都是虛汗,盜汗。如果身體太過于虛弱的話,尤其是腎氣不足而導(dǎo)致咳嗽的人小編建議好不要用的。此外,麻黃更是可以讓我們?nèi)梭w更加的興奮,主要是因為讓我們的中樞神經(jīng)興奮,還有如果失眠機體汗本身就很多的人建議不要用。
麻黃根的性狀
性狀鑒別
根多呈圓柱形,略彎曲,長8-25cm,直徑0.5-1.5cm。表面均呈紅棕色或灰綜色,有縱皺及支根痕,外皮業(yè)糙,易成片狀剝落;上端較粗,偶有膨大的根頭,下部較細,常扭曲。根莖粗細均勻,具突起的節(jié),節(jié)間長0.7-2cm。體輕,質(zhì)硬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或黃色,射線放射狀排列,根莖中部有髓。無臭,味微苦。以質(zhì)硬、外皮色紅棕色、斷面色黃白者為佳。
麻黃根的選方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黃芪(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
治虛汗無度
麻黃根、黃芪等分。為末,飛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麥湯下百丸,以止為度。
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
當歸一兩(銼,微妙),麻黃根二兩,黃芪一兩(銼)。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腎勞熱,陰囊生瘡
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
不良反應(yīng)
偶見藥后胃脘不適,隱痛,停藥后可自行消失。
這里為大家介紹的這種方劑,是又很多種藥物在進行提問提取精華的工藝中生產(chǎn)的。所以對于女性的許多正常生理是沒有什么危害的,因為中藥本身相對的毒副作用就會比西藥要少很多,雖然這又屬于純中藥制劑,但是這種藥方已經(jīng)克服了中藥的大特點,那就是中藥制劑的穩(wěn)定性差。而且對于人們的吸收也是有很好的幫助,唯一的不好的地方就是食用多了對于胃是有副作用的。
結(jié)語:怎么樣,看了關(guān)于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后是不是對于麻黃這一味中藥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是的,麻黃雖然聽過的人很多,但是知道其功效的人恐怕沒幾個,這主要是因為大家對于中醫(yī)知識的缺乏。中醫(yī)養(yǎng)生治病講究陰陽五行,如果我們自身沒有一點對于中醫(yī)的常識的話,那么是非常的容易受到故弄玄虛的人蒙騙。到時候不僅是疾病治不好,甚至還會讓你的病情加重,還會讓我們損失經(jīng)濟利益。所以,普及中醫(yī)知識,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