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吃什么藥
1、宮寒散,主治下腹墜脹、脘痛、痛經(jīng)、下腹部不暖、四肢寒涼、臉色蒼白、小便頻多、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等宮寒引起的諸癥。由海螵蛸、酒芍、地黃、制香附、吳茱萸、羌活、蛇床子、艾葉炭、首烏等配伍而成。上述諸藥,共研細末,用米醋和勻,攤于掌心(右掌心),發(fā)汗一身即可。
2、紅花暖宮蛋,取雞蛋1枚,打一個口,放入紅花1.5克,攪勻蒸熟即成。月經(jīng)來潮的第二天開始吃,1天吃1個,連吃9天,然后等下一個月經(jīng)來潮的第二天再開始服,持續(xù)服3- 4個月經(jīng)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溫暖子宮。
3、燕窩粥,燕窩既滋補,又很平和,可以溫和地調養(yǎng)體質。將燕窩用清水浸發(fā)、洗凈瀝干后,與百合、雪梨(連皮)一起放入燉盅內,蓋上盅蓋慢火燉45分鐘,食時加入蜂蜜即成。
4、紅姜茶,取紅糖50克(可根據(jù)個人口味增加或減少),去皮生姜4片,溫火煮四到五分鐘。月經(jīng)來時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癥狀就會減輕。
5、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宮寒偏方
很多女性經(jīng)常會感到手腳冰涼,月經(jīng)不調,還會伴隨著痛經(jīng),這些都是宮寒的現(xiàn)象。如果宮寒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不孕,流產(chǎn)等。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驅走宮寒,讓子宮回溫的小偏方吧。
1、艾條溫灸:一般選取兩個穴位: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將艾條一端點燃,懸于施灸部位即可進行艾灸。每日熏烤30分鐘,長期堅持就可以有效。另外還可以配合溫灸盒使用。
2、隔姜灸:用艾條混合姜片溫熱子宮外部。要注意的是,隔姜灸用的姜應選用新鮮的老姜,宜現(xiàn)切現(xiàn)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這個療法需要每晚堅持,持續(xù)半年。
艾條溫灸治宮寒的步驟
1、將艾條切段,大概兩厘米一段。實在是切的時候不好操作,也可以將其中的藥草掏出按照兩厘米差不多的量分開放置。
2、姜片好切成3-5毫米左右,大小比切成段的艾條略大,用牙簽在姜片上扎出均勻的小孔。
3、將切段的艾條放在姜片上,用小火點燃,開始燃燒冒煙即可。
4、將放置艾條的姜片放在肚臍下三寸的位置,一次四到五片,借助艾條燃燒透過姜片上的小孔熏溫子宮。
5、艾條燒盡時即可,但是如果覺得皮膚灼熱,要適當換位置,特別注意不要燙傷。
3、拔罐:在腰腹部正對著的背部進行拔罐,往下延伸到尾椎骨附近。每次拔罐要持續(xù)20-- 25分鐘,每天拔兩次,連續(xù)3天就能使宮寒癥狀明顯減輕。
4、泡腳:將艾葉、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jīng)通絡之功。宮寒的女性可以堅持每晚用熱水泡腳。浸泡的時候,可以用雙手的勞宮穴,對按腳底的涌泉穴,采用心腎相交法驅寒。
5、穴位按摩:只要經(jīng)常按摩自己的無名指,長久堅持不但可以緩解宮寒 ,還能夠緩解感冒、尿急尿頻等癥。同時,還可以用雙手按摩肚臍周圍,大約用時15分鐘,直到按熱為止,既可以驅寒,又能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毒素。
6、腹部保暖:中醫(yī)認為,天冷時節(jié)寒邪入表,若不注意保暖,寒氣走竄入里,就會導致“宮寒”,引起月經(jīng)推遲、痛經(jīng)等疾病。專家提醒女性朋友,特別是月經(jīng)期間,不要長坐冰冷的凳子,著衣要保證前心后背、腰部、腹部等重要部位的溫暖。
總結:女士對于宮寒這種疾病除了治療之外,應當以預防危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別讓自己受涼,這樣便可以幫助自己避免宮寒這種病癥,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